一位視覺訓練師這樣說:“裸眼視力和屈光度不是一比一的關系,裸眼視力提升了屈光度不會改變,你裸眼能看清東西了為什么非要糾結屈光度的度數(shù),我就是做視力矯正的理療師,這種情況就有很多,6到18歲的孩子正在發(fā)育期是可以做到防控和干預的。”
真的是這樣的嗎?
的確目前有不少給兒童做視力訓練的視力保健機構,今天我們就來說說,對于不改變屈光度,但是能提高裸眼視力的“視力訓練”。
一、視覺訓練與視知覺訓練
我們平時所提到的“視覺訓練”,多是指視功能訓練。視功能訓練是指對眼外肌運動,大腦融像的訓練;訓練內(nèi)容包括調節(jié)/放松、集合/發(fā)散、追蹤、掃視及立體視等的訓練。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雙眼視功能,提高大腦的融像能力,改善調節(jié)功能,處理視疲勞,提高閱讀效率等。視功能訓練要求在屈光矯正的基礎上進行,不提高裸眼視力。
而比較吸引大眾眼球的是能提高裸眼視力的訓練(圖1),這種訓練側重于大腦皮層的認知,可稱為“視知覺訓練”。與視功能訓練不同,視知覺訓練不做或較少做眼球運動與調節(jié),只是的靜靜地看就可以。而且不可做屈光全矯正,否則就沒有效果了。
圖1 提高裸眼視力的視知覺訓練
二、為什么裸眼視力是能夠被訓練提高的?
我們先來學習兩個簡單概念。
1、焦深
指在保持影像較為清晰的前提下,焦點(或焦平面)沿著鏡頭光軸所允許移動的距離。圖2中,對于一個屈光系統(tǒng),物像焦點并非一定要落在像平面上才是清晰的,而是只要落在一定范圍內(nèi)(圖中的灰色區(qū)域),都是清晰的。即:屈光系統(tǒng)使物像成像于A與C點間都可以獲得“清晰像”,這個范圍就叫做焦深。
圖2 眼屈光系統(tǒng)中的焦深
從光學的角度講,焦深與光圈和拍攝距離(攝距)有關,喜歡攝影的朋友就很清楚這個道理了:
拍攝距離與焦深的關系:攝距近,焦深大;攝距遠,焦深小。(原因:物距減小,像距增大,遠、近模糊圈之間的距離增大,焦深增大。)——所以,看近焦深大,看遠時焦深少。
光圈(瞳孔)與焦深的關系:光圈(瞳孔)小,焦深大——看近時瞳孔縮小,焦深也變大,調節(jié)滯后增加;光圈(瞳孔)大,焦深小——看遠時瞳孔擴大,焦深也變小了。
2、大腦對清晰和模糊的認知
人眼是生物活體,大腦才是決定我們看到什么的主宰,而不同大腦對“清晰度”的標準是不同的,對“模糊”的容忍程度也是不同的。有的人對于模糊的耐受度高,圖3中d線~g線之間的區(qū)域大腦都認為是清晰的;有的人對于模糊的耐受度低,僅e線~f線之間的區(qū)域大腦才認為清晰。不同個體在看遠看近不同距離下,不同的瞳孔小,不同的腦視覺認知下, 清晰度是不同的。
圖3 模糊適應與焦深
三、視知覺訓練是改變大腦的認知力
大腦的模糊的認知有相當大的可塑性,腦神經(jīng)元之間連接(突觸)是可以加強或減弱的。就像一個盲人,失去視覺后,他的聽覺會更加敏感,他的“聽覺認知”會大幅度提高。這也是視力可以訓練的神經(jīng)學基礎:通過視知覺訓練,大腦對于視力(模糊度)的認知可以被改變,大腦對模糊的容忍度可以通過訓練擴大。大腦對模糊的容忍度擴大,意味著原來大腦認為不清楚的視標,變得清楚了。圖3中,視知覺訓練就是大腦對模糊的敏感性擴大到d線~g線。
舉例:
一個長期生活在農(nóng)村的老奶奶,裸眼視力0.3,驗光發(fā)現(xiàn)是-4.00D的近視眼,她不識字,不需要閱讀,日常主要是在一個小屋子做飯,(屋子里最遠的視物距離在3m內(nèi)),偶爾聽聽收音機。但是對于她來說,她認為她的視力“非常好,看東西非常清楚”。在她的腦認知中,0.3的視標模糊度就是清晰。
而對于一個射擊運動員來說,裸眼視力1.0,驗光0.75DC×180,因為他需要“射擊”,對于他來說,1.0的視標模糊度還是模糊的,在他的腦認知中1.5的視標模糊度才算是清晰的。
再舉一個例子:
當你在四線城市有100w元資產(chǎn)時(近視-3.00D,裸眼視力0.3),你覺得自己還算有錢;但當你到了一線城市時,你發(fā)現(xiàn)遍街都是資產(chǎn)過千萬的人(正視眼,裸眼視力1.0)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還很窮(0.3的裸眼視力在你的視覺認知中由清晰變?yōu)榱恕澳:保?,這時,你的資產(chǎn)沒有變,還是100w元(還是近視-3.00D,裸眼視力0.3),但你的“大腦對清晰和模糊的認知”就被“訓練”改變了。
四、小結
1、視功能訓練是為了改善調節(jié)功能,處理視疲勞,提高閱讀效率,視知覺訓練是為了提高裸視視力,二者的目的、手段和臨床意義完全不同。
2、視知覺訓練的是腦認知,不是眼睛。而腦認識腦科學太復雜,今天的科學對其認識還非常淺薄,我們還缺少一個腦科學的牛頓;
3、視知覺訓練能提高裸視,但不能改變屈光度;
4、視知覺訓練能提高裸視時只能在“模糊”的情況下提高,一旦視物清晰(屈光矯正)時就沒有作用了;
5、視知覺訓練提高裸視維持的時間是有限的;
6、視知覺訓練提高裸視的程度是有限的;
7、視知覺訓練不能控制兒童近視進展。經(jīng)過視知覺訓練,在模糊適應的作用下,裸眼視力可以維持甚至有所提升,但屈光度數(shù)很可能在這片喜悅祥和的背景下潛在增加,直到增加的屈光度數(shù)無法被模糊適應掩蓋,情況就會急轉直下,裸眼視力會急劇下降。
五、觀點
視知覺訓練提高裸眼視力,是一種變相地“欺騙大腦”或者“自我欺騙”的行為。沒有兒童近視防控作用,還會因為訓練維持或提高裸眼視力,掩蓋了近視加深的情況,而患者和家長卻不得而知,從這個角度來看,有害無益。
目前我國高度重視兒童近視問題,由政府牽頭各地都在大力做近視篩查。這些做了視力訓練、也提高了裸眼視力的孩子,會因為裸眼視力正常,而不被近視篩查出來而被認為正常。比如一個輕度近視的兒童,原來-0.75D近視,裸眼視力0.5,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,視力提高到1.0,但屈光度還是-0.75D。這樣近視的兒童就被“漏篩”了。如果這一些做過“視力訓練”的兒童很多,還會造成總體的近視患病率下降的假象,給政府的近視篩查數(shù)據(jù)中增加了假陰性結果,增加了準確統(tǒng)計的難度。
Loading...
Loading...